發表文章

Dr foot 達特富永和門市 [ 交通地圖 ]

圖片
Dr Foot 永和門市 -  專業足部評估中心 營業項目: 專業 足部評估、各式足弓鞋墊、功能鞋、矯正鞋、特製鞋、拇指外翻支架、足跟矽膠減壓墊、高跟鞋專用減壓墊、足底筋膜專用鞋墊。 [達特富 永和門市]  地址: 234新北市永和區永平路193號 電話:02-2920-0330   樂華夜市門口-正對面 足部評估後,還可以順道去樂華夜市逛逛、吃美食! 走路 : 頂溪捷運站 一號出口 ,走路約11分鐘 公車 :頂溪捷運站二號出口,出來左手邊公車站搭 297 、 706 、 F521 到 「 永平高中 」 。 此外也可以搭 897 、 275副 到 「 保生路口 」下車 , 243 、 綠2右 、 綠2左 ,到 「 永平路 」站牌下車 。 開車: 仁愛公園停車場

長期W型坐姿,影響三大問題:內八、X型腿、扁平足

圖片
2~3歲左右的小朋友正是活動力旺盛的時候,並且也正探索著世界的各種新奇,常常看他們在地上專心玩玩具的時候,就覺得特別療癒。但是,等等!你有注意到小朋友是否會常常維持像這樣的W型坐姿嗎? 甚麼是W型坐姿 孩子在坐著的時候,雖然看起來像是跪姿,但是屁股直接坐在地板上,小腿都在兩邊外側,看去就像一個英文字母「W」。在發育的過程中,骨骼都尚未定型,若長期習慣用這樣的坐姿,很容易引發3大問題: (1)影響肌肉、韌帶發育不平衡 W型的坐姿會使大腿韌帶內側緊縮,大腿外側肌力不足,因此站著的時候因為大腿內側的肌肉拉的比較緊,加上小腿在坐姿的時候是往外撇的,所以腿部會成X型腿型態。X型腿在醫學上的名稱叫做「膝蓋外翻」(Genu valgum),看起來膝蓋合併的情況下,腳跟卻是分開的(如下圖所示)。 (2)影響骨頭發育過程 骨頭在發育期間,常有W型坐姿的小朋友,大腿骨在發育的過程中會容易發展更多往內旋轉的角度,所以腳在走路的時候就會向內撇,因此就會造成內八步態(如影片所示)。如果在骨骼還在發育的時期就發現有內八步態,還有機會介入矯正,若等成人之後,骨頭與肌肉用力方式都定型了,走路習慣要再修正也就更困難。 (3)影響足部發育 一旦影響腿型與走路的方式,就會進而影響到足弓的發育,常會合併扁平足與足跟歪斜問題(如下圖所示)。因此,如果有發現腿型跟步態有問題,要趕緊幫小朋友安排下肢與足部整體評估。 要怎麼樣改掉W型坐姿 【行動一】:避免小朋友的W坐姿,可改為盤腿坐。 【行動二】小蝴蝶運動:採坐姿,兩腳腳底相貼,膝蓋盡量彎曲,腳跟向身體方向收,孩童兩手壓兩側膝蓋,往下碰地面20次,重複五次。 Dr.Foot 林子軒 足部評估師 資料來源 - Dr.Foot 達特富足部評估中心 -- 新北永和專業足部評估中心  Dr.Foot 預約專線: 02-2920-0330 中心地址: 新北市 永和區永平路193號 |捷運頂溪站|樂華夜市旁 營業時間:週二~週六 14:00~22:00 線上預約足部評估  

長短腳常會與脊椎側彎有關

圖片
常覺得自己的身體總是歪某一側,站著的時候也很容易重心偏在某一隻腳,一照鏡子,發現自己的身體看起來兩邊的肩膀高度不一樣。男生會覺得穿牛仔褲或西裝褲的時候,怎麼穿都歪歪的,女生在穿窄裙得時候最明顯,裙頭走路走一走,就會歪到旁邊去。 建議您可以檢查看看自己是否有長短腳。 長短腳會怎樣?   所謂長短腳,顧名思義就是兩隻腳的長度不太一樣,如果兩腳長度相差 0.5 公分以下,可能還感覺不太出來,對身體也不會有太明顯的影響。但是大於 0.5 公分以上,很多人就會開始合併一些腰酸背痛的問題;如果超過 1.5 公分以上,不只自己走路就會有明顯的感受,身旁的人也可以輕易地察覺到你走起路來不太一樣,有些人走路一跛一跛,有些人自己會用姿勢來調整,短的那一腳乾脆墊著腳走路,不然就是長的那隻腳,直接膝蓋微彎走路,長期下來,膝蓋跟腳踝會產生很多的癆損,產生了其他地方的酸痛問題。除了痠痛等問題,更麻煩的是,腳部的問題,都會向上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,例如:足底筋膜炎、拇指外翻、膝關節退化、髖關節退化、坐骨神經痛 …. 等,甚至,延伸出明顯的脊椎側彎的體態。 造成骨盆的歪斜 、 脊椎的側彎   因為,腳再往上就是連接骨盆,所以當我們站立跟走路的時候,腳受到的力量就直接向上傳遞到骨盆,所以如果兩隻腿長不一樣的話,對骨盆受力的方式就不一樣,習慣性的歪向一側,讓左右兩側肌肉不均衡。骨盆是一個 3D 的構造,不只會因為長短腳而有左右高低的歪斜,甚至也有一個旋轉性歪斜,所以也就是為什麼褲頭在走路時會轉到旁邊去。   骨盆的歪斜的情況下,與骨盆連結的脊椎也會跟著一起受到影響。腰部兩側的肌肉不平衡的情況下,就會讓腰椎產生側彎。身體長期在「下盤」歪斜的情況下,會慢慢的在身體上半段產生代償方式,讓自己的身體可以看起來是直立的,而不會維持比薩斜塔的姿勢 ( 所以比薩斜塔很不科學 ) ,不管是C型脊椎側彎,還是S型側彎,都很容易讓身體再加碼上演肩頸痠痛的症頭。 腰椎肌肉壓力的不平衡,再加高強度運動、搬重物、長時間坐姿,椎間盤也會長時間的受到不正常的壓力,加上年紀增長或身體組織的退化,重複的高度傷害之下就會容易有椎間盤突出 …. 等腰部問題。   長短腳差小於 1.5 公分的人,因為自己沒有特別的注意自己的走路的方式與體態狀況,往往都會忽略自己有這樣的結構問題,或者就想說反正...

客製化鞋墊種類

圖片
足弓鞋墊採用三足弓力學支撐設計,選用複合材料,以達到各客層需求並依功能 。 依照用途 ,分有下列幾種款式: ◆ 量身訂製手工鞋墊:6900-8900元 ◆ 美國銀纖舒活足建康鞋墊 : 11000-12000元 ◆ 運動專用鞋墊 : 1700-3800元 ◆ 兒童矯正鞋墊 : 3200-4600元 ◆ 糖尿病專用鞋墊 : 1200-1800元 產品通過衛署醫療器材認證及台中榮總臨床研究證實,為全球研發、設計醫療保健鞋墊最專業之供應商。 客製化鞋墊 複合性材質

客製化鞋墊有什麼不同

客製化鞋墊有什麼不同 許多客人都會問:「你們的客製化鞋墊跟其它品牌有什麼不同? 為什麼我要買你們的?」 Dr.Foot客製化鞋墊由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取模,再依照每個個案的狀況 量身打造,經過10個修模工序、11種複合材料、12項反復工法,才能完成,無法像一般模組化的鞋墊那樣快速生產,但是卻是最能有效解決足部 問題的健康鞋墊!

認識扁平足

圖片
隨著生活環境及習慣的改變,扁平足人口有增加的趨勢,許多家長最常問:「扁平足需要矯正嗎?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? 」 若是你或孩子有曾經足部不適,那你一定要往下更認識扁平足,因為足部結構異常,最常見的足型屬扁平足或低足弓最為大宗。 以下會針對扁平足為您一一解答: 扁平足需要矯正嗎?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? 扁平足如何自我檢測? 扁平足如何訓練? 扁平足如何穿鞋? 扁平足的併發症是甚麼? 內側足供過低,甚至是塌陷,稱之為 扁平足 。 腳為人體最複雜的結構之一,由26塊骨骼、57個可動或微動關節、108條韌帶及32條肌肉組成,並形成三個縱橫弓與一個假性小橫弓,來提供穩定度及活動度,使足部能承受全身重量的負荷。若是足部為扁平足,對於整個足部穩定度及活動度會會下降,扁平足會使站立、跑步、跳躍時,承受全身重量之負荷變大,扁平足型在足部的支撐、伸縮、扭曲、彈跳、吸震及摩擦等功能效用都會下降,尤其是『內縱足弓』,它在人體行走或跑步時,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並吸收地面之反作用力,以適應各種地形達到吸震的效果,就好像是足底的避震彈簧,人體地基的避震器一樣。 在幼兒的足部發育過程中,會有一些正常的發育過程被視為異常的現象,例如:零到二歲時雙腳會呈現O形腿,二到四歲時又會變成X形腿,到五至七歲時會回歸正常,最晚約八至十歲時腳的骨骼會復原定形完全變直,足弓也會在二至三歲時大致長成。如果站立時內側足底仍是扁平,表示其舟狀骨向下移位,造成內側足弓的塌陷,踏地時內側足弓消失,那就是所謂的『扁平足』,也是俗稱的「鴨母蹄」。 零到二歲時雙腳會呈現O形腿 二到四歲時又會變成X形腿 扁平足形成的原因 先天性扁平足 1、先天性跗骨黏合或附生舟狀骨: 有些小朋友先天有跗骨黏合的現象,最常見是踵骨和距骨的黏合,此種黏合會造成「僵硬型扁平足」。 2、先天性韌帶鬆弛: 有些小朋友先天有全身韌帶鬆弛的現象,此種現象不限於足部,在足部以外的關節也會發生;另外懷孕後期時,嬰幼兒在子宮內肢體活動不靈活,有時候會有俗稱『壓胎』的情形,就會造成韌帶鬆弛。 3、遺傳因素: 有研究報告指出,扁平足具有遺傳性,也就是說扁平足的父母,較有可能生出扁平足子女。 4、性別: 在國外有關扁平足發生率文獻,都是女生略多男生;在我們台灣所做的小朋友研究中發現,扁平足的比率反而是男生略高於女生。 後天性...

腳一踩地就好痛! 足底筋膜炎

圖片
腳一踩地就好痛! 近年來路跑風氣的盛行,長時間運動造成的運動傷害也增加了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「足底筋膜發炎」! 足底筋膜是腳底的一片結締組織,從腳跟延伸到五根腳趾,負責維持內側足弓的穩定,當走路時會像橡皮筋一樣被拉開,提供行走時的彈力與扭力。 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「退化」!退化是全身性的反應,骨骼、肌肉、韌帶、肌腱、肌膜等等筋骨系統都會退化。足底筋膜會慢慢地失去彈性與結構強度,而周邊的肌肉肌腱隨著年紀增長和沒有合適的運動訓練而逐漸無力,對足底筋膜的保護作用就更不足。 除退化外,如久站、久走、體重過重、在不平整的石頭路面跑步等, 都可能導致足底筋膜過度使用,容易受傷發炎 。 足底筋膜扮演著維持足弓、穩定足踝、協助吸震的角色。當長時間承受重量,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,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。 6種人,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 扁平足導致足部過度內翻 高足弓 足部負載過重,如:懷孕或肥胖 跟腱緊縮過短 年齡增長,足跟部襯墊的萎縮變薄 穿不適當的鞋子,如硬式鞋底的鞋子或鞋墊足弓支撐不良 【正在發炎時】 ●適度休息、不久站、不提重物、減少衝擊性運動 ●劇痛時冰敷 【預防方法】 ●肥胖→應適度減重 ●愛穿高跟鞋→減少穿著時間 ●久站足→適度休息 ●平時適度腿部肌力及伸展運動 生活保健 1、選擇合適的鞋與鞋墊,以保護足底與足跟,增加足弓支撐力。 2、如長時間發作,可採冰敷腳掌方式來減緩不適。 3、利用網球或高爾夫球差不多大小的球,進行足弓按摩。 4、常做大拇趾伸展。 5、足跟痛復健運動。 而足底疼痛,並不是只有足底筋膜發炎的問題,也有可能是「足跟脂肪墊損傷」或「蹠骨損傷」造成。 足跟脂肪墊損傷 走路時腳掌承受體重1.2倍的力量,而腳跟著地後,最高要承受體重5倍的壓力,因此腳後跟本來就有「脂肪墊」的構造,用來承受龐大的壓力。脂肪墊如果受損,後跟就缺乏抵銷壓力的方法,相對就容易受傷。此外,赤腳、赤腳跑步、運動選手及肥胖者也較容易發生。 足跟脂肪墊疼痛的特色是,越站、越走就會越痛,特別是穿硬底鞋或打赤腳在硬地板行走時。 建議:選擇適合自己的足弓鞋墊,減輕脂肪墊的負擔。 蹠底神經瘤 什麼是「蹠骨」? 位於腳掌前方,是腳部承受身體重量的兩個區域之一。蹠骨神經瘤又稱莫頓氏神經瘤,指五塊蹠骨中間的神經組織異常增生,而引起疼痛,原因是蹠...